胶东花饽饽

你的位置: 首页 > 关于我们 > 胶东花饽饽

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-- 胶东花饽饽的前世今生

  山东是中国重要小麦产区,所以民间面艺花式品种丰富多彩,从黄海之滨到鲁西平原,面艺之花如灿烂繁星,它显示了劳动人民的艺术才能,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,它往往和民俗紧紧结合在一起。例如,菏泽地区过去祭火神或祭祖的“花供”,冠县的“面老虎”和菏泽、济南的“江米面人”等等,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胶东地区威海、烟台、栖霞、莱州等地的“胶东花饽饽”。

  在胶东地区祭海神敬天地的“供品”,春节过年的“大枣饽饽”“大元宝”“大面鱼”,正月十五的“圣虫”“面属”,清明节的“面燕”,七月七的“巧果”,八月十五的“月糕”,订婚的“囍饽饽”,结婚的“龙凤糕”,小孩过百日的“抓周饽饽”,老人庆寿的“寿桃”等等各式各样的花饽饽。胶东花饽饽以面粉为原料,用简单的工具,不仅可以捏塑成千姿百态的人物花卉,还可以做成活灵活现的鸟兽鱼虫,多以戏曲故事、民间传说为创作题材。

胶东花饽饽(图1)

  “胶东花饽饽”历史悠久,主要分布在威海和烟台地区,2009年被评为山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。胶东花饽饽源自民间,植根于人民生活,已成为民俗风情独特的表现方式。经过长期的发展与创新,如今的胶东花饽饽多用于庆祝、祭祀和馈赠等民俗活动,逐渐渗透到饮食文化习俗并发展成为一种艺术形式,并其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越来越得到加强。人们透过这些花饽饽,仿佛看到胶东人家浓浓的乡情,同时也能感悟到胶东民间绚烂质朴的传统文化。

  威海花饽饽作为胶东地区民俗文化艺术的杰出代表,其造型素材、表现方法和审美标准都与威海地区的历史、地理、文化、民俗不可分割。自明朝洪武年间设立威海卫以来,花饽饽的习俗便扎根在威海人的生活中。威海花饽饽采用石磨小麦粉以及玉米粉、糯米粉、豆面粉等为主要原料,用白糖、鸡蛋、牛奶等为配料。一双双巧手利用家家可见的剪刀、镊子、梳子、筷子等小用具,通过搓、揉、捏、撮、挑、扭、压、剪、点等手法精雕细琢。制作全程经过调面、和面、揉面、塑形、装点、醒发、蒸制等工序,一个个造型精美、鲜活逼真的人物花卉,鸟兽鱼虫的花饽饽就会得以呈现 。

b8cdc78058fc37ff883bb95cbd58a724.png

  威海花饽饽已经从古时供神祭品演变成如今广泛运用在嫁娶、寿喜、节祀、安居、应试、馈赠等活动当中,它被赋予了丰富的寓意,寄托了人们对生活的追求和祈愿,表达了广大人民内心最真挚最质朴的生活情感和文化特色,给现代都市生活平添了喜庆,让人们心灵得到慰藉。 如今传承百年的威海吉昌花饽饽在胶东花饽饽当中备受瞩目,成为面艺领域里的一枝独秀。

  清同治年间,在传说中秃尾巴李龙王的家乡文登泽库,每年农历三月初二都有祭祀龙母的习俗,家家户户蒸花饽饽祭祀祈福保佑平安。小台商人李吉德创立了“吉昌粮肆”,因常年往来于天津卫码头,敏锐的发现了花饽饽的商机,于是每年在节日来临之前,定制大批各式各样的花饽饽运到天津卫销售。苦于当时的运输条件和工艺的简陋,加上路途颠簸,原来用积木堆砌法做出来的花饽饽,往往没到目的地就零散了,很是影响销售。于是李吉德夫人李张氏经过反复实践,对胶东花饽饽进行了一次革新,自创出了三次醒发、一次成型的花饽饽新做法。为了使花饽饽既能观赏又能品尝,李张氏摒弃了使用矿物质颜料笔绘手描着色法,榨取菠菜、南瓜、胡萝卜、紫薯、甜菜、红曲米等天然果蔬汁液作为颜色直接揉在面粉里。这样,既造型美观色彩丰富又避免了食物的浪费,深受客户的喜爱。李家的花饽饽由于工艺独特、造型精美,在官府祭天活动征集的祭品中独树一帜,并获得时任文登知县倪观澜的赞赏,由此“吉昌花饽饽”的美誉便流传开来。一百多年来,威海“吉昌花饽饽”的技艺一直是由母女相传历经六代,经过了历史战乱、岁月变迁,能够有序传承至今实属不易。

  威海“吉昌花饽饽”家族传承脉络

  创始人李张氏(约1846年 - 1900年),文登市泽库人。

  第二代传承人:李娥子(1880年 - 1934年),文登市泽库人。

  第三代传承人:徐粉子(1909年- 1969年),威海市和徐疃人。

  第四代传承人:周学卿(1934- 2017),东涝台村人;

  第五代传承人:孙海燕,1967年出生,威海市黄家皂人;


首页 |关于我们 |产品中心 |新闻资讯 |学员培训 |研学体验 |联系我们

13563150832

Copyright © 2022-2027 威海磨爱麦食品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

地址: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古山四巷威高民俗文化邨双泉里B106电话:0631-5330991 / 18606412437 / 13563150832

ICP备案编号:鲁ICP备19033532号-1

微信扫一扫

微信扫一扫

>